中原传媒网  www.zg8848.cn 我要投稿   登录   注册
中原传媒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

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时间:2025-08-30 17:38:08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新征程,应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完善机制建设,形成多元协同育人新格局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完善协同机制建设,破除各部门、各主体间的壁垒,形成内外联动、数据共享、责任共担的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共治。具体而言,高校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统筹规划数字化思政建设的总体方向与战略布局,提高技术赋能的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充分发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力、战斗力,助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信息网络管理部门则要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与可靠的数据安全保障,确保各类思政平台的流畅运行。各部门需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二是推进校域协同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高校要积极与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建立数字资源共享机制。例如,共同开发“数字化思政地图”,通过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虚拟实践金课。三是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机制。高校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与优质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聚焦底层技术攻关和智能应用研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赋能。

提升数字素养,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高校思政教育正经历着系统性变革。全面提升主客体的数字素养,是激活育人效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够有效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局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字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素养提升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加大数字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应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专题研修、技术实操与教学研讨等,帮助教师形成数字化思维,有效提升其数字技术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数字素养评价激励机制。要将数字素养纳入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体系,并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反馈,以评价促发展、以竞赛促提升,持续激发教师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的内在动力。二是提升受教育者的数字素养。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渠道,组织开展数字技能素养、数字公民素养等专题教育,着力增强大学生的数字信息获取能力、数字批判能力等,使其在数字化环境中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高校也要加强网络安全和数字伦理教育,并纳入核心育人体系,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其在数字时代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夯实数字基座,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支撑体系

  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必须筑牢数字化支撑基础。其核心在于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各环节,着力构建统一高效、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数字化育人体系,从而有效破除资源分散、信息滞后等困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国家层面需强化战略引领,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等方面,制定专项法规政策,为数字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政府相关部门需完善数据伦理、质量评价等标准,推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新基建”。二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快5G网络校园全覆盖,建设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智能教学空间,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深化与科技企业的产教融合,联合开发新型学习终端与智慧教学工具,为数字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硬件装备支持。三是打造开放共享的数字思政育人平台。高校应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为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整合优质数字资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四是筑牢安全与伦理防线。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数字伦理审查制度,明确数据使用边界和技术伦理红线;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网络舆情的自动化监测与源头追溯,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伦理治理效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段云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传媒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原传媒网,未经中原传媒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传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ppxc @126.com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2022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再创佳绩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20
齐聚七大城市九所院校,快看举办“漫次元毕业旅行”活动
齐聚七大城市九所院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力, 百胜中国河南区域圆梦大学计划正式开启
打造员工职业续航能
鲲鹏产业学院落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鲲鹏产业学院落户黄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说明  
中原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25  http://www.zg8848.cn
主办单位:中原传媒网  ICP备案号:豫ICP备15033170号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